卫健委发布《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指引》

health-xq 12 0

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指引

为促进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基层慢性病 健康管理服务质量,适应城乡居民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根据 《关于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 〔2025〕15号),结合地方需求,制定《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指引》。

一、基本原则

(一)强化统筹,整合功能。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统筹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功能,提供“一站式”功能整合型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

(二)信息联通,上下协调。加强数智技术在基层慢性病健康 管理服务中的应用,依托数智化平台建设,推进信息联通,形成上下贯通、协同高效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格局,实现健康管理服务信息动态管理。

(三)需求导向,连续服务。立足辖区居民健康需求,结合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强化医防融合,提供中西医结合的全流程连续服务。

(四)按需整合,分级推进。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根据实际需要依据基本条件进行功能整合,有条件的可在此基础上参照拓展条件进行整合。

二、指导依据

在《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配置标准(WS/ T843—2025)》等基础上,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等制定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 力建设指引,理顺服务流程,规范服务内容。

三、主要标准

(一)核心功能。主要负责组织对辖区居民开展慢性病预防、 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负责对接转诊服务,为本机构发现及经上下转诊的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负责本机构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信息汇总、分析及流转;引导有需求的慢性病患者签约家庭医生 。

(二)空间布局。科学整合现有空间资源,优化功能布局与服务流程,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导向标识清晰、人员动线流畅,为居民提供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具体包括健康服务区(提供健康咨询、筛查随访、健康知识宣传等)、诊疗区(提供诊断、治疗、中医药特色服务、转诊等)。

( 三)人员整合。整合全科医生、中医医师、公共卫生医师、药师、护士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有条件的可以吸纳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医生助理等人员。

(四)设备配备。 在《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基础上,根据慢性病健 康管理服务的需要,配备相关设施设备。

(五)信息化要求。在《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基础上,整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诊疗数据、体检数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据等,加强数智化应用,具备信息交汇功能,能够支撑基层慢性病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

四、服务内容和流程

根据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功能分区,主要承担咨询与筛查、诊断与治疗、随访与健康指导等任务,见附图。

(一)咨询与筛查

1.提供健康咨询、健康科普、预约挂号和接受转诊服务;

2.收集居民在本机构或其他机构就诊的基本健康信息;

3.提供健康自检、慢性病筛查服务;

4.将采集的健康信息更新至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同时开展家庭成员健康风险提示。

5.签约居民优先分诊至签约的家庭医生诊室就诊;根据需要为居民签约或续约家庭医生服务,提醒家庭医生履约。

(二)诊断与治疗

1.按照诊疗规范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开展靶器官损害评估和并发症筛查。遵循相关基层慢性病防治管理指南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动态监测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纳入分类分级健康管理服务;尚未达到诊断标准的,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 。

2.依据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膳食运动基层指导要点,为患者提供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烟限酒指导。

3.对超出机构诊疗能力的患者,采取必要的初步处理或抢救措施,并同步启动向上转诊流程。

(三)随访与健康指导

1.提供随访服务。对慢性病患者提供分类分级随访服务。为患者解读随访结果,提醒患者定期监测相关指标,记录随访监测信息,预约复诊或随访服务时间。对下转患者实施动态随访管理,确保服务连续性。

2.开展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肺功能、体重等健康指标,并记录监测结果。引导患者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主动开展自我健康管理。根据医嘱提供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控烟限酒等健康指导服务。

3.开展数据分析。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数据分析,掌握辖区慢性病人群特点,为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参考。

五、质量管理原则

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指南,规范服务流程和内容。主动接受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医院或上级医院相关专病科室的指导和质量控制,对照评价结果,持续改进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质量。

附件

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条件

新建 XLSX 工作表_Sheet1_Sheet2(1).jpg

附图  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流程示意图

屏幕截图 2025-11-24 100022.png

《关于印发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指引的通知》政策解读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制定印发《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指引》(以下简称《建设指引》),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建设指引》制定的背景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全科医疗科(全科诊室)、慢性病一体化门诊等为主体,整合预防、诊疗、随访等服务功能(含中医),可设立分区合理、动线流畅的“一站式”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为指导各地根据需要促进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适应城乡居民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在总结地方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建设要求,研究制定了《建设指引》。

二、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建设?

按照“整合功能、上下协调、连续服务、分级推进”的原则,统筹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发挥紧密型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集成作用,加强信息联通共享,提供“一站式”功能整合的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

三、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主要从几个方面开展?

明确了五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对辖区居民开展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服务以及转诊、信息汇总流转等核心功能。二是空间布局主要包括健康服务区和诊疗区,要求功能分区明确、导向标识清晰、人员动线流畅。三是人员由全科医生、中医医师、公共卫生医生、药师、护士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四是根据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需要配备相关设施设备。五是加强数智化应用,推进实现诊疗、体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信息数据交汇共享。

四、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提供哪些内容?

根据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功能分区,主要承担咨询与筛查、诊断与治疗、随访与健康指导等三个方面任务,包括提供健康咨询和预约挂号、健康自检、采集居民健康信息、签约或续约家庭医生、分类分级健康管理、转诊、随访、健康指导、数据分析等11项服务内容。同时,为方便优化服务流程,制定了“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流程示意图”,供各地参考使用。

五、如何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质量管理?

《建设指引》中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指南,规范服务流程和内容。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医院或上级医院相关专病科室应强化责任,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和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质量。


内容来源:卫健委

附件: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指引.pdf

声明:本站内容除标明“原创”、“独家整理”外,均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收集,仅供学习使用,本站少数附件需自愿赞助后才可下载,该费用并不是直接用于购买附件,而是作为公益赞助自愿支持本站服务器及网站运维,请您知晓。如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i@medicine.net告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撤销文章并表达歉意,期待我们共同促进医学行业信息交流和发展,感谢您的支持。 立刻扫码加微信群